close

自從前陣子參訪完榮民之家,工作人員向我們介紹榮民伯伯過去的生活,我就對這個族群產生了一些好奇。

榮民可分成第一代榮民,及第二代榮民,第一代榮民指的是國共內戰後隨著國民政府遷來台灣的退伍軍人,而第二代榮民指的就是在臺灣當兵,然後退役的拉~

不管是從參訪榮民之家的老師、學校老師、家裡長輩的口中,都能多多少少聽到第一代榮民們因為當初軍中有禁婚令,大家仍然一心反攻大陸,或是在大陸原有妻兒,但是因戒嚴彼此相隔兩地,已無聯絡,所以到了年紀大的時候,大部分還是獨自一人,直到退伍或是禁婚令解除之後,面對自己的晚年生活,老兵們開始思考自己是否該找個伴?抑或是生個小孩?

可惜的是,年紀已大,要找老婆也不是件容易的事,有些人靠介紹找到比自己年輕十幾歲的伴,有些人透過「買」老婆,就像劇中的老莫,花了十萬買了一個頭、兩隻手、兩條腿、和下面那裡(這裡引用劇中詼諧的說法XD),而這種方式找到的伴大多年紀輕、家中貧困,需要經濟支援解決家中問題,老兵雖不說富裕,但辛苦了半輩子,總有些存款,雙方各取所需,於是成交。

只是,婚姻是成了,結婚後要面對的問題很多,比如

  • 老夫少妻:年輕的妻子不把對方當作丈夫,可能視作父親,因為年紀差距大,又或是根本不想承認這門婚姻,因為事情是家中長輩決定的
  • 族群問題:外省人、台灣人、原住民、客家人,每個族群成長背景不同,除了價值觀不同,語言也常常是問題
  • 社會弱勢:老兵們找到的伴有些原生家庭較弱勢,常常面臨家暴、酗酒、毒癮、犯罪等問題,而在我參訪榮民之家時,老師跟我們說,智能障礙、 身心障礙、精神疾病也很常見,因此生了小孩之後,如果小孩有類似的問題,會讓家庭更困難

在「謝謝你們,我的離島病友:浪人醫師飛向醫療現場的生命故事」一書中,吳佳璇醫師也提到,在桃園一家療養院,他第一次在真實世界中看到電影裡的「老莫」,一位老榮民伯伯,拿著三張健保卡要領藥,這三位分別是思覺失調症的妻子,以及兩位青春期沒過完變發病的兒子,後續在台東執業時,又遇到更多老莫。

以上這些是屬於那個年代的故事,我有幸透過這些資料,一窺榮民們戰後生活的困境。

那些老兵們的第二個春天那些老兵們的第二個春天

參考內容:「老莫的第二個春天」:台灣底層社會特定族群的生活、「謝謝你們,我的離島病友:浪人醫師飛向醫療現場的生命故事」:精神科醫師參與台東、蘭嶼、綠島偏鄉醫療的故事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18 的頭像
    18

    18 的部落格

    1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